这几天,脑子里老有个数字晃悠——70707。怪不?听着就有点意思,三个七夹着两个零,像密码似的。冷不丁就冒出个念头,琢磨着,哎,这几乘几等于70707啊?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不就是找因数嘛,可真想把它“讲透”,把所有可能的“几”和“几”都拎出来溜溜,还真不是拍脑门就能行的事儿。
一开始,我眯着眼看了看那个数字,70707。直觉告诉我,它肯定不是随便什么小数字乘小数字得来的。两位数?够呛。三位数?有可能。四位数、五位数呢?更可能了。但总不能瞎猫碰死耗子挨个试吧?那得试到猴年马月去。得有点方法,对吧?数学这东西,有时候就是得讲究个“门道”。
说白了,问几乘几等于70707,就是在问,有哪些数字能把70707“整除”了,而且,找到一个,对应的另一个也就出来了。这不就是找70707的因数吗?嗯,得把这个数字拆开,看看它是怎么“拼”起来的。就像拆一台收音机,看看里面都有哪些零件。70707这个“大家伙”,是由哪些更小的“零件”乘起来构成的?
怎么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试试那些最基础的“零件”——素数。最小的素数是2,70707末尾是7,单数,肯定不能被2整除,pass。下一个素数3?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有个小窍门,把它的各位数字加起来,看看和能不能被3整除。70707的各位数字和是 7+0+7+0+7 = 21。嘿,21能被3整除(21 ÷ 3 = 7),那说明70707肯定能被3整除!
得嘞,这不就找到第一个“零件”了嘛!赶紧拿出手机计算器,或者,更有感觉点儿,找张纸,拿起笔,开始划拉:70707 ÷ 3 = ? 算盘珠子在脑子里拨拉拨拉,或者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7除以3得2余1,10除以3得3余1,17除以3得5余2,20除以3得6余2,27除以3得9。呼——算出来了,是 23569。
所以,第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就出来了:3 乘 23569 等于 70707。或者说,23569 乘 3 也等于 70707。这就算是找到了一对儿“几乘几”的搭档。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啊!那个23569,看着就不是个“善茬”,它还能不能继续拆呢?也就是说,23569是素数还是合数?得继续找“零件”。按顺序试试下一个素数5?末尾不是0也不是5,不行。下一个素数7?试试看。23569 ÷ 7?这得竖式计算了。23除以7得3余2,25除以7得3余4,46除以7得6余4,49除以7得7。哈哈,整除了!是3367!
瞧瞧,这下70707就变成了 3 × 7 × 3367。原来它里面还有个7!这说明什么?说明7也是70707的一个“零件”。所以,我们又可以组合出新的“几乘几”了:7 乘 (3 × 3367) 等于 70707。3 × 3367是多少?赶紧算下,3乘以3367等于10101。所以,7 乘 10101 等于 70707。
还没完,那个3367呢?看着还是挺大一个数,它还能不能拆?继续往下试素数。11?3367 ÷ 11,算下来是306余1,不行。13?3367 ÷ 13?259!哎呀,又找到一个!
得,这回70707就成了 3 × 7 × 13 × 259。结构越来越清晰了。13也是它的“零件”。那又能组合出新的“几乘几”了:13 乘 (3 × 7 × 259),或者3 × 13 乘 (7 × 259),或者7 × 13 乘 (3 × 259)……光是这么列就有点乱了,等等,先别急着组合,先把所有的“基础零件”(质因数)都找出来再说。
现在到259了。259还能拆吗?接着往下试素数。13刚才试过了。下一个17?259 ÷ 17,算下来15余4,不行。19?259 ÷ 19,算下来13余12,不行。23?不行。再试试小的?7?259 ÷ 7?这看着有点像,25除以7得3余4,49除以7得7。哈!原来259是 7 × 37。
厉害了我的70707!它最终的“原子结构”被我们扒拉出来了:70707 = 3 × 7 × 13 × 7 × 37。整理一下,就是 3 × 7² × 13 × 37。这里的7²就是7乘以7,等于49。所以,70707的质因数分解是 3, 7, 7, 13, 37。
找到了最最基础的“零件”,接下来就是把这些“零件”各种组合起来,看看能拼出多少对“几乘几”等于70707。就像玩乐高,同一堆砖块能搭出好多不同的东西。
别忘了最简单的一对:1 乘 70707。1是任何数的因数嘛。
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质因数作为“几”,剩下的作为“几”。
* 用一个质因数当“几”:
* 3 乘 (7² × 13 × 37) = 3 乘 23569 (前面算过了)
* 7 乘 (3 × 7 × 13 × 37) = 7 乘 10101 (前面算过了)
* 13 乘 (3 × 7² × 37) = 13 乘 (3 × 49 × 37) = 13 乘 (147 × 37) = 13 乘 5439
* 37 乘 (3 × 7² × 13) = 37 乘 (3 × 49 × 13) = 37 乘 (147 × 13) = 37 乘 1911
-
用两个质因数乘积当“几”:
- 3×7=21。 21 乘 (7 × 13 × 37) = 21 乘 3367 (前面找7的因数时遇到过3367)
- 3×13=39。 39 乘 (7² × 37) = 39 乘 (49 × 37) = 39 乘 1813
- 3×37=111。 111 乘 (7² × 13) = 111 乘 (49 × 13) = 111 乘 637
- 7×7=49。 49 乘 (3 × 13 × 37) = 49 乘 (39 × 37) = 49 乘 1443
- 7×13=91。 91 乘 (3 × 7 × 37) = 91 乘 (21 × 37) = 91 乘 777
- 7×37=259。 259 乘 (3 × 7 × 13) = 259 乘 (21 × 13) = 259 乘 273
- 13×37=481。 481 乘 (3 × 7²) = 481 乘 (3 × 49) = 481 乘 147
-
用三个质因数乘积当“几”:
- 3×7×7=147。 147 乘 (13 × 37) = 147 乘 481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3×7×13=273。 273 乘 (7 × 37) = 273 乘 259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3×7×37=777。 777 乘 (7 × 13) = 777 乘 91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3×13×37=1443。 1443 乘 (7²) = 1443 乘 49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7×7×13=637。 637 乘 (3 × 37) = 637 乘 111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7×7×37=1813。 1813 乘 (3 × 13) = 1813 乘 39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7×13×37=3367。 3367 乘 (3 × 7) = 3367 乘 21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用四个质因数乘积当“几”:
- 3×7×7×13 = 1911。 1911 乘 37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3×7×7×37 = 5103 (哦不,前面算5439,这里再算下 34937=14737=5439) 5439 乘 13*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3×7×13×37 = 10101. 10101 乘 7 (上面有了,只是位置颠倒)
- 7×7×13×37 = 23569. 23569 乘 3 (最开始就找到了,位置颠倒)
把不重复的、小的数放前面的组合都列出来,数一数有多少对:
1 × 70707
3 × 23569
7 × 10101
13 × 5439
37 × 1911
21 × 3367
39 × 1813
111 × 637
49 × 1443
91 × 777
259 × 273
147 × 481
瞧,这么一数,乖乖隆地咚,竟然有12对不同的“几乘几”组合,它们的乘积都等于70707!如果把乘数和被乘数位置互换也算进去,那就是24种表达方式了(除了1×70707和它倒过来)。
这个问题,从一个简单的“几乘几”开始,我们一路分解、探索、组合,像剥洋葱似的,一层层揭开70707的秘密,最终找到了它的质因数,再从这些最基本的“积木块”出发,搭出了所有可能的乘法组合。
这哪只是个枯燥的数学题啊?这分明是一场小小的数字冒险。它告诉你,哪怕是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其实也挺特别啦)的数字,背后也可能有丰富的结构和多种多样的构成方式。生活中的事,不也这样吗?一个结果,往往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组合、叠加起来的。要理解它,就得去分解,去找到那些最根本的“零件”,然后再看看它们是怎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
所以,下次再看到一个有点意思的数字,不妨也像这样,试着扒拉扒拉它,看看它藏着多少种“几乘几”的可能,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小秘密”。那个发现的过程,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感觉,比直接看到答案有意思多了。而70707这个数字,因为它独特的构成(3, 7², 13, 37),让它的因数排列组合异常丰富,才有了这洋洋洒洒十几种“几乘几”的答案。每一个答案,都是它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