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从小老师就教我们,二乘以二等于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活了这些年,真见识了人生这本大账,你会发现,里头太多时候,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
就说人跟人之间吧。你瞧,张三有点儿小毛病,比如爱放空炮,吹牛不打草稿。李四呢,可能有点儿小心眼儿,爱计较点儿鸡毛蒜皮。按理说,这俩凑一块儿,那得是火星撞地球,或者至少也得是负负得负,把日子过得乌烟瘴气吧?可偏偏,他们俩成了最铁的哥们儿。张三在那儿海阔天空地吹,李四就在旁边儿,耳朵进耳朵出,偶尔撇撇嘴,心里明白得很,但不戳破,就当听相声。李四在那儿为了一块钱跟卖菜大妈较劲儿,张三在旁边儿大手一挥,“行啦行啦,不就一块钱嘛!” 然后回头就忘了这茬。你看,两个听着挺烦人的点儿,乘一块儿,结果呢?没啥事儿,日子照过,啤酒照喝,甚至还有点儿互补的意思。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是说他俩多高尚,多能包容,可能就是磁场不对付吧,该炸的没炸起来。
再看工作上。老板今天情绪不好,摔了本子,大家伙儿都绷着。明天呢,项目又出了点儿小问题,技术那边儿掉链子。这俩事儿,按乘法算,老板的低气压乘以项目的难题,应该是个巨大的负能量场,压得人喘不过气,项目彻底凉凉,对吧?可很多时候,你熬一熬,顶一顶,发现也就那样。老板摔完本子自己去抽烟了,回来也没再提。项目的问题,大家骂归骂,最后总有人加班加点给补上了。该开的会照开,该写的报告照写。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你以为会引爆一切的导火索,可能就滋滋了两声,然后自己灭了。甚至有时候,老板摔本子反倒让大家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没那么焦虑了。这逻辑你说奇怪不奇怪?
还有那种,你攒了好久的钱,小心翼翼投到个啥里头,心想这下总该有点儿动静吧?翻个几倍不指望,至少也得多个三五十吧?结果呢,市场跟死水一样,或者它波动来波动去,左手进右手出,到头来,你的本金还在那儿,纹丝不动。你投入的时间精力,你刷App的心跳加速,乘以账户里那个可怜巴巴的数字,出来的结果,依然是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那种失落啊,比赔了钱还让人泄气。因为你付出了,期待了,结果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吧,这跟我们想当然的“线性”世界观有关系。我们总觉得,一加一等于二,二乘二等于四,投入越多,问题越多,结果就该越大、越糟或者越好。可真实的世界,它不是个简单的乘法表格。里头有消弭,有转移,有抵消,有上限,还有我们根本看不懂的复杂相互作用。
你看,两个同样犯错的人,可能一个是因为粗心,一个是因为经验不足。他们的错误“乘”起来,不一定是错上加错。也许粗心那个发现经验不足的搭档很认真,自己也收敛了点。也许经验不足那个看到粗心搭档的乐观劲儿,没那么害怕了。负面的东西,有时候并不会简单叠加,它们可能会扭曲、变形,最终出来的,是个你完全想不到的“没事儿”。
再比方说压力这东西。工作压力乘以家庭琐事,乘以身体的小毛病。听起来是不是要崩溃?确实有人会崩溃。但也有人,他就在这三重夹击下,愣是找到了某种平衡。工作上的紧迫让他没空想家里的烦心事儿;家里的温暖又让他觉得工作上的压力值得。身体不舒服让他强迫自己早睡,反倒把生活节奏调整好了。你看,这不是简单的乘法,更像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或者说,是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在这些时候,反倒成了一种奇特的韧性表现。
所以啊,当我再遇到一些看起来会“乘以”带来大麻烦的事情时,我学着不那么快下结论。是,问题在那儿,风险也在那儿。但最终的结果,也许真的就是个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它不是让你放松警惕,不是让你不努力,而是让你心里多一份从容。别被那些可能放大的“乘号”吓住。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皮实。很多时候,那些被我们数学式地推导出的大灾难或大成功,在现实这个巨大的磨盘里滚一圈,最后变成了一粒无足轻重的尘埃,或者说,啥也没发生。
想想看,你曾经因为什么小事儿紧张得要死,觉得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糟糕的连锁反应,结果呢?是不是很多时候,最后发现,嗨,也就那样。风平浪静,或者就算起了点涟漪,也很快平息了。几乘几等于几没事儿,这句听着有点儿戏谑的话里,其实藏着点儿生活的真相——不是所有输入都会产生等比例甚至指数级的输出。有些东西,它就是静悄悄地发生了,又静悄悄地消失了,没在你的人生大屏幕上溅起什么像样的水花。挺好的,不是吗?少点儿惊心动魄,多点儿平静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