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乘几等于多少?”嘿,这问题听起来是不是特简单?二年级小朋友都会背乘法口诀了,对吧?但我想说,别小看这几个字,它背后藏着的是理解乘法的核心秘密。
我小时候,最烦的就是背口诀。“二二得四,二三得六…”,像念经一样,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背。考完试就忘得一干二净。后来,我老爸教了我一招,让我彻底明白了乘法的意义,从此再也不怕乘法了!
老爸怎么教的呢?他拿出一把糖,对我说:“你看,这里有三堆糖,每堆有四颗糖,一共多少颗?” 我数了数:“十二颗。” 他说:“好,这就是乘法。 3个4 相加等于12, 就可以写成 3 乘 4 等于 12。”
当时我就震惊了!原来乘法就是简化加法啊!一下子,那些枯燥的口诀都活了起来。
后来,我发现好多孩子学乘法,都像我小时候一样,只会死记硬背。他们不知道, 乘法其实是一种高效的计数工具,是一种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你想想,如果每次都用加法,那得累死。 比如,计算 7 个 8 相加,难道要写成 8+8+8+8+8+8+8 吗? 太麻烦了!用 乘法,直接写成 7 乘以 8 等于 56,多方便!
所以,教孩子学乘法,最重要的不是让他背口诀,而是让他理解乘法的意义。 让他知道,乘法是解决重复加法问题的捷径。
那怎么才能让孩子理解呢?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物演示。
比如,可以用积木、糖果、饼干等等,让孩子亲手摆一摆,数一数。 就像我老爸当年教我的那样。
还可以结合生活场景。 比如,问孩子:“一盒铅笔有 12 支,3 盒铅笔有多少支?” 让孩子把问题转化为 乘法算式, 12 乘以 3 等于 36。
除了实物演示,还可以用一些小游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比如,可以玩“快速反应”游戏,家长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孩子快速说出答案。 也可以玩“乘法接龙”游戏,一个人说出一个乘法算式,下一个人说出结果,再用这个结果作为新的乘法算式的开头。
关键是,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觉得学乘法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当然,口诀还是要背的。 毕竟,口诀是乘法的基础。 但是,背口诀不是目的,理解乘法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才能灵活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而且,理解乘法还能为以后学习除法、分数等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家长们,别再让孩子死记硬背口诀了! 花点时间,用实物演示、生活场景、小游戏等方法,让孩子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吧!
信我,一旦孩子理解了乘法,他就会爱上数学! 真的,不骗你!我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我看到数字就兴奋,哈哈哈!写乘几等于多少?小菜一碟!关键是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要让孩子明白,数学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一种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孩子学乘法,其实也是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