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加失忆乘四亿等于几?这道现代人的灵魂算术题究竟何解


谁出的这道题?真是个人才。

一道题,一道不像话的题,像个醉汉半夜三更在你耳边打的酒嗝,充满了荒诞的、不加掩饰的现实味道。失意加失忆乘四亿等于几?我第一次看到它,没想笑,反而后背有点发凉。这根本不是数学,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理切片,用最戏谑的公式,写最沉重的诊断书。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公式里的每一个变量,跟盘核桃似的,一个个揉开了看里面的纹路。

第一个,失意

这玩意儿,太熟了。熟到什么程度?熟到就像你每天呼吸的空气里那点若有若无的雾霾味儿,你已经不觉得那是味儿了,那就是生活本身。

失意是什么?是你吭哧吭哧加班到半夜,对着电脑屏幕上花花绿绿的PPT,突然一瞬间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心口堵着一块冰坨子,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是你看着朋友圈里别人晒的升职加薪、旅行结婚、孩子上名校,再低头看看自己手里那份怎么也还不完的账单,那种感觉,不是嫉妒,是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无声的下坠感。是你鼓足了这辈子所有的勇气去表白,对方回你一句“你是个好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种失意,它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悲剧,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王子复仇的宏大叙事。它就是一根根细密的针,扎在你日常的每一寸皮肤上。钝痛,绵长,不致命,但让你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像个跑错了赛道的运动员,拼尽全力,却离终点越来越远。它让你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对?是不是自己,本来就是个“错误”的版本?

然后,第二个变量来了,更要命——失忆

这里的失忆,可不是电视剧里车祸后醒来问“我是谁”的那种戏剧化桥段。不,我们这个时代的失忆,是一种主动选择,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一种被精心饲养的习惯。

你失意了,怎么办?疼啊。疼就要找麻药。

于是,你打开手机,一头扎进短视频的信息流里。上一个视频是世界某个角落的战火纷飞,下一个视频是猫咪打架,你笑了,也就忘了。你点开一部评分超高的爽剧,看着主角一路开挂、神挡杀神,暂时魂穿到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忘记了现实中自己是个连跟老板提加薪都结巴的怂包。你和朋友在酒桌上吹牛,把那些挫败和不堪都藏在酒泡里,一口闷下去,好像它们就真的消失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失忆。一种用高浓度的、即时的、碎片化的娱乐来覆盖痛苦的“算法”。系统推送给你想看的,让你沉溺,让你在一个个精心构建的“信息茧房”里,忘记时间,忘记痛苦,忘记那些让你失意的根源。我们甚至主动训练自己去遗忘。昨天的社会热点,今天谁还记得?上个月让你义愤填膺的新闻,现在连标题都想不起来了。记忆的保质期,比冰箱里的牛奶还短。

我们害怕深刻,恐惧反思,因为那太疼了。所以我们选择失忆,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名为“娱乐至死”的沙堆里。

好了,最可怕的部分来了。那个乘数——四亿

为什么是四亿?为什么不是四百、四万?

因为“四亿”这个数字,它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人数,它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群体”、“大众”、“乌合之众”的庞大符号。它代表着一种规模效应。

一个人的失意,是个人情绪。

一个人的失忆,是个人选择。

但是,当(失意 + 失忆)这个组合,被乘以四亿,会发生什么?

等于一场山呼海啸般的沉默。

等于一片一望无际的赛博荒原。四亿个失意的灵魂,四亿个选择遗忘的大脑,他们没有联合起来呐喊,没有抱团取暖,而是在数据的瀑布下,各自成为一座孤岛。他们在网络上用着同样的流行梗,追着同样的热播剧,骂着同一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靶子,然后在狂欢过后,继续回到自己那份无声的失意里去。

四亿,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自我循环的能量场。因为大家都在失意,所以你的失意显得那么“正常”,那么不值一提。因为大家都在用失忆来麻痹自己,所以你的清醒和痛苦反而像个异类。

失意 + 失忆) x 四亿 = ?

我的答案是:等于

你没看错,就是。一个巨大的、空洞的、绝对的

为什么是

因为失意,是负数。它是一种能量的消耗,是价值感的剥离,是向下的力。

失忆,是那个试图把负数变回零的“修正”动作。它通过遗忘、忽略、麻痹,强行把那个窟窿给填上。

当这两种力量在一个个体身上发生时,他就在原地打转,进行着无休止的“精神内耗”。而当这种内耗乘以四亿的规模时,它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东西,不会积累成一股改变现状的力量。它只会互相抵消,最终,整个群体陷入一种巨大的“熵增”状态——一种动态的、热闹的、却又死气沉沉的平衡。

我们忙着失意,又忙着忘记失意。就像一个西西弗斯,每天把巨石推上山,石头滚下来,第二天他忘了昨天的徒劳,又兴高采烈地继续推。四亿个西西弗斯在一起推石头,场面何其壮观,又何其虚无。

最终,所有的挣扎、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呐喊,都在这巨大的群体性失忆中,被磨平了,被消音了,被格式化了。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也没有改变。

结果,就是

一个吞噬一切意义的黑洞。

那么,这道题,无解了吗?

也许。

也许解法不在于计算这个结果等于几,而在于,我们是否敢于——把那个乘数“四亿”,变回“”。

回到你自己。

停止用别人的失意来稀释自己的痛苦,也停止用群体的狂欢来作为自己的麻醉剂。

直面你的失意。承认它,感受它。那份痛,是你还活着的证明。

然后,拒绝失忆

记住那些让你痛苦的瞬间,记住那些不公,记住那些挣扎。记忆,而不是遗忘,才是改变的开始。

当(失意失忆) x ,结果会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但那至少,不会是。它可能是一个负数,一个让你痛到必须站起来做点什么的负数。

而那,或许就是一切意义的起点。哥们儿,你的答案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