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乘20等于几?轻松掌握两位数与整十数乘法技巧


哎呀,光是看到“98乘20等于几”这几个字,有些朋友可能就条件反射地皱起了眉头,脑子里自动播放起小学数学老师那句带着回音的“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的声音。但你信我,这道题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吓人,它更像是一把小小的钥匙,能打开你对乘法,尤其是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理解大门,让你发现,数学啊,有时候比玩游戏还刺激,因为它充满了解谜的乐趣和“我靠,原来如此!”的惊喜。

我这个人吧,从小就不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能把数学题秒杀的天才,每次看到数字堆砌起来的算式,心里总会先咯噔一下。但后来我发现,数学这东西,你越是想用蛮力去硬碰硬,它就越是像块顽石;可一旦你换个角度,找准了它的“痒痒肉”,那它立马就变得服服帖帖,甚至能给你带来一种智力上的高潮。所以,今天咱们就不是来“做题”的,而是来“玩”这道“98乘20等于几”的。我会掰开了、揉碎了,用好几种姿势来解读它,保证你听完,不仅能秒答,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一种姿势:化整为零,四两拨千斤的“凑整法”

这是我个人最爱的一种方法,没有之一!为什么?因为它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把一个看似有点别扭的计算,瞬间变得丝滑无比。想象一下,你面前有98个小方块,每堆20个,问你一共多少个。98这个数字,它是不是特别接近100?对啊,就差那么一“点点”!所以,咱们就玩个小把戏:先把98看成100,然后把多算的那部分再减回去。

具体怎么操作呢?咱们把“98乘20”想象成这样:
首先,假装有100个小方块,每堆20个。
那么,“100乘20”是几?这个简单啊!1乘2等于2,后面再添上两个零,那就是2000。是不是一目了然?
但是,我们刚才“假装”了什么?假装了98是100,也就是说,我们多算了2个20
这多出来的“2个20”是几呢?2乘20,那不就是40嘛!
既然我们多算了40,那现在是不是要把这多出来的40从刚才的2000里减掉
所以,最终的答案就是:2000 减去 40,得到1960
看到了吗?从头到尾,你是不是没感觉到什么特别复杂的计算?都是一些简单的乘除加减。这不就是武侠小说里,高手把敌人的力道引开,然后借力打力的“四两拨千斤”吗?这种思路,真的,能让你在面对各种乘法时,脑子都特别清爽。我跟我家侄子讲这个,他眼睛都亮了,直说“哎呀,原来还能这样玩!”

第二种姿势:庖丁解牛,抽丝剥茧的“分解法”

这种方法,跟“凑整法”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但它不是往上“凑”,而是往小里“分”。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啊,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

“98乘20”,我们可以这样想:
98是啥?它其实是“90加上8”嘛!
那么,把98拆开,这道题就变成了:“(90 + 8) 乘 20”。
现在,我们要把这个“20”分别乘给“90”和“8”。这叫乘法的分配律,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你请客吃饭,要给每一位朋友都夹菜,不能厚此薄彼。
首先,90乘20。这个更简单了,9乘2等于18,后面再添上两个零,得到1800
接着,8乘20。8乘2等于16,后面添上一个零,得到160
最后一步,把这两个结果加起来:1800 加上 160,等于1960
是不是一样得到了1960?这种分解法,适合那些喜欢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个细节都算得明明白白的朋友。它没有凑整法的那种“巧妙”,但胜在扎实可靠,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就像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拼起来,最后成了一个漂亮的城堡。

第三种姿势:移花接木,把零当宝贝的“简化法”

咱们再换个思路。你有没有发现,“20”这个数字,它藏着一个“10”?没错,20就是2个10,或者说,20等于2乘10。
所以,98乘20,完全可以写成98乘2再乘10
你看看,是不是瞬间感觉好算多了?
第一步,先算98乘2
98乘2,你可以这样想:90乘2是180,8乘2是16。180加上16,等于196
第二步,再把这个196去乘10
任何数乘10,是不是只要在它后面添上一个零就行了?
所以,196乘10,就是1960
你看,殊途同归,答案依然是1960。这个方法啊,特别适合那些对个位数乘法很熟练,又懂得数字之间隐藏关系的朋友。它就像玩魔术,把一个看似复杂的局面,通过简单的“移位”,变得清晰明了。我常说,数学家都是玩数字的魔术师,他们总能发现数字背后那些精妙的联系。

第四种姿势: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传统竖式乘法”

我知道,前面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可能有人觉得听起来很酷,但做起来还是有点心慌。别急,咱们最传统的、从小学开始就用的竖式乘法,也完全能搞定它,而且特别稳当,绝不会出错。

“98乘20”,写成竖式,通常我们会把20写在98的下面。
但因为20的个位是0,咱们有个小窍门:你可以先忽略那个0,只用“2”去乘98,最后再把那个0补上。

来,我们试试:
9 8
x 2 0


  1. 先把“98”与“2”相乘:

    • 2乘8等于16。在结果的个位写6,十位进1。
    • 2乘9等于18。加上刚才进的1,得到19。在结果的十位和百位写19。
    • 这样,98乘2的结果就是196
  2. 现在,别忘了我们刚才“忽略”掉的那个“0”!因为我们是用20去乘的,所以这个196,其实是196个“十”,也就是要在后面添一个零。

    • 把0添上,就成了1960

看看,是不是非常熟悉?这种方法虽然不如前几种那么“巧妙”,但它胜在严谨、通用。无论多大的数字,只要你一步一步按照规则来,就绝对能得出正确答案。它就像是数学世界的“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去玩那些更酷炫的招式。我有时候觉得,人生也是这样,那些看似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可靠的。

为什么是1960,这个数字背后还有啥?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简单的乘法题,为什么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其实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它不拘泥于形式,只追求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过程的优雅与效率。每一种方法,都代表着一种思维的路径,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1960这个数字,它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还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事情。
* 它离2000很近,只差40。这从侧面验证了我们“凑整法”的有效性。
* 它是98的两倍再乘以10。这又证实了“简化法”的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场景简直无处不在:
* 比如你组织一场活动,有98个人要参加,每人要发20元交通补贴。总共需要多少钱?答案是1960元。
* 或者你有个小店,卖一种商品,单价20元,今天卖了98件。你今天的营业额是多少?也是1960元。
* 甚至你在玩游戏,每次通关奖励20个金币,你已经通关了98次。你总共获得了多少金币?还是1960个。

你看,数学并不是枯燥的符号和数字游戏,它是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甚至预测未来的工具。而像“98乘20等于几”这样的小问题,就是我们掌握这些工具的基础。它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我们数字敏感度,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灵活变通。当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时,你就有机会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我个人觉得,学数学,千万别把自己框死在一个公式或者一个套路里。你得像个侦探,去发现数字之间的蛛丝马迹;得像个艺术家,去感受它们组合排列的美妙;还得像个工匠,去打磨你的工具,让它在需要的时候,能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所以,下次再遇到这种看似普通的乘法题,别急着拿笔算。先让你的大脑动起来,试着用我们今天讲的这些方法去“玩”它一下。也许是“凑整”,也许是“分解”,也许是“移位”。你会发现,当那个“1960”在你脑海中清晰浮现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可比单纯写出答案要痛快多了。数学,真的可以很酷,很有人情味。它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无限可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