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87乘95等于几?不止一个算法,告诉你速算心算的真正奥秘!


87 乘 95 等于几

这个问题,就这么冷不丁地,像一个从小学数学考卷里溜出来的幽灵,飘到了我的眼前。

搁在平时,计算器一按,三秒钟,答案就出来了。简单,粗暴,毫无灵魂。但今天,我偏不。我就想跟它较较劲,用我们那被电子产品惯坏了的大脑,重新走一遍纯手工的、充满了烟火气的解题之路。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先从最“笨”的方法开始。

就是那种,我们每个人都学过,但可能已经忘到爪哇国的——竖式计算

拿出一张草稿纸,或者就用你的手指在空气里比划:

“`
87
× 95


“`

看到这个架势,是不是DNA动了?那种被九九乘法表支配的恐惧,以及算出正确答案后的细微喜悦,瞬间就涌了上来。

来,跟着我。

第一步,用下面那个5,去乘以87。
5 乘以 7,等于 35。好,写下5,心里默念,或者在草稿纸的角落里小小地记一个“3”。这个“3”,是进位,是前人智慧的浓缩,是防止我们脑容量不够用的关键一步。
接着,5 乘以 8,等于 40。别忘了,刚才还有个“3”在旁边等着呢。40 加上 3,等于 43。
好了,第一行的结果出来了:435。

“`
87
× 95


435
“`

别急,还没完。现在轮到下面那个9了。记住,这个9可不是普通的9,它在十位上,它代表的是90。所以,在用它计算之前,我们得先在第二行的末尾,也就是5的正下方,补上一个0。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把计算结果往左边挪一位。这是规矩,是数学世界里的秩序。

第二步,用这个9(也就是90),去乘以87。
9 乘以 7,等于 63。写下3,心里记一个“6”。
9 乘以 8,等于 72。加上刚才那个孤零零的“6”,72 加 6 等于 78。
第二行的结果:7830。

“`
87
× 95


435
7830
“`

最后一步,求和。把这两行数字加起来。
个位:5 + 0 = 5
十位:3 + 3 = 6
百位:4 + 8 = 12。写下2,再记一个孤独的进位“1”。
千位:7 + 刚才那个“1” = 8。

把这些数字从左到右连起来,是什么?

8265

就是它。87 乘 95 的最终答案

呼……长舒一口气。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像扎扎实实地跑完了一场八百米,有点累,但浑身通透。每一个步骤都踩在实处,每一步都逻辑清晰,最终得到的这个8265,充满了汗水的味道和确定性的美感。

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因为我们永远不满足于“笨”办法。我们总想偷懒,总想找捷径。

所以,有没有更聪明、更快的方法?当然有。

这就要进入心算法的奇妙领域了。这可不是什么魔术,这背后是更深刻的数学原理,是一种思维的体操。

方法一:拆分法(或者叫分配律)

我们可以把95看成(100 – 5)。
那么,87 乘 95 就变成了 87 乘以 (100 – 5)。
根据我们小学就学过的乘法分配律,这就等于:
(87 × 100) – (87 × 5)

你看,问题一下子就变得亲切起来了。
87 乘以 100,太简单了,就是 8700。
87 乘以 5 呢?也别急着列竖式。你可以再拆一下嘛。87 乘以 5,就是 (80 + 7) 乘以 5,等于 (80 × 5) + (7 × 5)。
80 × 5 = 400。
7 × 5 = 35。
所以,87 × 5 = 400 + 35 = 435。

现在,我们做最后一步减法:
8700 – 435 = ?
这个心算起来可能稍微要转个弯。你可以这么想:8700 减 400 等于 8300,再减去 35,等于 8265。
搞定!答案依然是那个熟悉的 8265

这个方法,是不是感觉比硬邦邦的竖式计算要灵动多了?它就像在解一个谜题,把一个大怪兽拆解成几个可以轻松搞定的小喽啰。

还没完!还有更绝的。

方法二:接近一百的数字乘法速算

这个方法,简直就是为 87 乘 95 这种题目量身定做的。它利用了数字都接近某个整数(比如100)的特性,步骤少到令人发指。

听好了,看清楚了:
第一步:看这两个数分别比100少多少。
100 – 87 = 13
100 – 95 = 5

第二步:用其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与100的差。
听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交叉相减。
用 87 减去 5,或者用 95 减去 13。
87 – 5 = 82
95 – 13 = 82
看到了吗?结果是一样的!这个 82,就是我们最终答案的前两位。

第三步:把你第一步算出来的那两个差,乘起来。
也就是 13 乘以 5。
13 × 5 = 65。
这个 65,就是我们最终答案的后两位。

好了,把它们拼起来:8265

砰!
答案就这么出来了。电光石火之间,没有繁琐的进位,没有多行的加法,就是这么干脆。这感觉,就像你吭哧吭哧推着一块巨石上山,累得半死,结果旁边有人开着跑车嗖一下就到了山顶,还朝你挥挥手,那种心情,你懂吧?

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它不只是一堆冰冷的规则和公式,它是一种思维模型

竖式计算,是我们的基础模型。它可靠、通用,但效率不高。它就像我们工作中的“标准作业流程”,保证你能完成任务,但不保证你完成得漂亮。

而后面的两种心算法,则是更高级的思维模型。它们是针对特定问题的“最优解”。它们要求你不仅仅是会计算,更要会观察、会分析、会选择最合适的工具。把95看成100-5,这是一种“凑整”思想;利用交叉相减和差值相乘,这是一种对代数公式 (100-a)(100-b) = 100(100-a-b) + ab 的直觉化应用。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87 乘 95 等于几

答案是 8265

但这四个数字背后,藏着的是截然不同的思维路径。你可以选择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也可以选择灵光一现的巧妙。你可以满足于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也可以去探寻答案背后的逻辑之美。

下一次,当你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无论是生活中的预算规划,还是工作中的项目评估,或许都可以停下来想一想:除了最常规、最“笨”的方法,是不是还有一条更聪明的、更优雅的捷径在等着我?

从一个简单的乘法,看到我们思维方式的无限可能。这,或许才是这道小学数学题,在今天能带给我们成年人最大的启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