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x 10 等于 120。
让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剖析这个简单却重要的算术问题:
1. 基本乘法原理:
乘法可以理解为重复加法。 12 x 10 意味着将 12 加 10 次: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120
2. 十进制系统的特性:
任何数字乘以 10,其结果就是在该数字后面加一个 0。 这是十进制 (以10为基数) 系统固有的一个特性。 因为10相当于1个10,所以乘以10,就相当于把个位变成了十位,十位变成了百位,以此类推。因此,12 乘以 10,就是把 12 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向左移动一位,并在个位补 0,得到 120。
3. 分解与计算:
可以将 12 分解为 10 + 2。 然后:
(10 + 2) x 10 = (10 x 10) + (2 x 10) = 100 + 20 = 120
4. 数学模型与抽象:
想象一个由 12 行 10 列组成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总数就是 12 x 10。 很容易看出,这个长方形包含了120 个小方块。
5. 另一种思考方式 (分配律):
可以把10分解成5+5,然后利用分配律:
12 x 10 = 12 x (5 + 5) = (12 x 5) + (12 x 5) = 60 + 60 = 120
6. 从现实生活角度看:
如果你有 12 盒饼干,每盒有 10 块,那么你总共有 120 块饼干。
总结: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 12 乘以 10 的结果都是 120。 这个看似简单的算术问题蕴含着乘法的基本原理和十进制系统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