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下面展开详细解释:
直观理解:
想象一下,你手里的地图是实际地形的“缩小版照片”。比例尺 1:300 就好比照片的缩小倍数。 这意味着实际地形上的300厘米(cm)距离,在地图上只用1厘米(cm)来表示。 由于1米(m)等于100厘米(cm),那么300厘米(cm)就等于3米(m)。因此,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的3米。
严谨计算:
比例尺 1:300 可以理解为一个分数 1/300。
- 分子 (1) 代表地图上的距离,单位是厘米。
- 分母 (300) 代表实际的距离,单位也是厘米。
因此, 1 cm (地图) = 300 cm (实际)
我们需要将实际距离的单位从厘米转换成米。 众所周知: 1 m = 100 cm。
所以,300 cm = 300 cm / (100 cm/m) = 3 m
结论: 图上 1 cm = 3 m (实际)
举例说明:
假设在1:300的地图上,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是5厘米。 那么实际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就是:
5 cm (地图) * 3 m/cm (比例尺) = 15 m
也就是说,实际距离是15米。
生活中的应用:
这种比例尺常用于室内设计图纸或者小型场地规划图纸。 比如,你想在图纸上安排家具的摆放,就可以用1:300的比例尺来绘制, 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地知道实际家具的尺寸是否合适。
避免混淆:
务必注意比例尺的表达方式。 比例尺可以是 1:300, 也可以是 1/300, 或者用文字描述,例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3米”。 不管用哪种方式,理解其本质是最重要的,即比例尺表示的是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