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因式分解法
这是解这类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简洁明了。
-
观察方程: x² – x – 6 = 0
-
寻找两个数: 我们需要找到两个数,它们的乘积是 -6 (常数项),它们的和是 -1 (x的系数)。这两个数分别是 -3 和 +2,因为 (-3) * (2) = -6 且 (-3) + (2) = -1。
-
因式分解: 将方程左侧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x – 3)(x + 2) = 0 -
解方程: 当两个数的乘积为零时,至少有一个数必须为零。因此,我们有两个可能性:
- x – 3 = 0 => x = 3
- x + 2 = 0 => x = -2
所以,方程的解为 x = 3 和 x = -2。
方法二:公式法(求根公式)
对于任何形式为 ax² + bx + c = 0 的二次方程,都可以使用求根公式。
-
识别系数: 在我们的方程 x² – x – 6 = 0 中,a = 1,b = -1,c = -6。
-
应用公式: 求根公式是:
x = (-b ± √(b² – 4ac)) / (2a) -
代入值: 将 a, b, c 的值代入公式:
x = (1 ± √((-1)² – 4 * 1 * -6)) / (2 * 1)
x = (1 ± √(1 + 24)) / 2
x = (1 ± √25) / 2
x = (1 ± 5) / 2 -
计算两个解:
- x₁ = (1 + 5) / 2 = 6 / 2 = 3
- x₂ = (1 – 5) / 2 = -4 / 2 = -2
所以,方程的解为 x = 3 和 x = -2。
方法三:配方法(相对复杂,但可以理解二次方程的本质)
配方法是将二次方程转换为完全平方形式来求解。
-
移动常数项: 将常数项移动到方程的右侧:
x² – x = 6 -
配方: 为了使左侧成为完全平方项,我们需要加上 (b/2)²。 在这里,b = -1,所以我们需要加上 (-1/2)² = 1/4。 记住,等式两边都要加:
x² – x + 1/4 = 6 + 1/4
x² – x + 1/4 = 25/4 -
转化为完全平方: 现在左侧可以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x – 1/2)² = 25/4 -
开平方: 两边同时开平方:
x – 1/2 = ±√(25/4)
x – 1/2 = ±5/2 -
解方程:
- x₁ = 1/2 + 5/2 = 6/2 = 3
- x₂ = 1/2 – 5/2 = -4/2 = -2
因此,方程的解为 x = 3 和 x = -2。
总结
三种方法都得到了相同的解:x = 3 和 x = -2。 因式分解法是最快捷的,公式法是最通用的,配方法则是最能理解二次方程本质的方法。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个人喜好和方程的具体形式。如果你能一眼看出因式,那就用因式分解法;如果想省事,就用公式法;如果想深入理解,可以尝试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