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深入剖析方程 2x² – 4x – 3 = 0。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从基础到高级,确保你对它有透彻的理解。
1. 观察与简化 (初步)
首先,观察方程。这是一个二次方程,标准形式为 ax² + bx + c = 0。在这里,a = 2,b = -4,c = -3。
我们可以尝试简化方程。如果 a, b, c 有公约数,可以除以公约数简化计算。但2,-4,-3 没有公约数。
2. 配方法 (补全平方)
配方法是一种将二次方程转化为 (x + p)² = q 形式的方法。这有助于我们直接求解 x。
-
步骤 1: 将 x² 的系数变为 1。 将原方程除以 2:
x² – 2x – 3/2 = 0
* 步骤 2: 将常数项移到等式右侧:x² – 2x = 3/2
* 步骤 3: 配方。为了将左边变成完全平方,我们需要加上 (b/2)²,其中 b 是 x 的系数 (-2)。 所以,我们需要加上 (-2/2)² = 1。 左右两边同时加 1:x² – 2x + 1 = 3/2 + 1
* 步骤 4: 将左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化简右边:(x – 1)² = 5/2
* 步骤 5: 两边开平方根:x – 1 = ±√(5/2)
* 步骤 6: 解出 x:x = 1 ± √(5/2)
为了美观,可以对√(5/2)进行有理化,上下同乘√2:
√(5/2) = √(10/4) = √10 / 2所以:
x = 1 ± √10 / 2
x = (2 ± √10) / 2
3. 公式法 (万能钥匙)
公式法是解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直接套用公式即可:
对于 ax² + bx + c = 0,解为:
x = (-b ± √(b² – 4ac)) / (2a)
在本例中,a = 2,b = -4,c = -3。代入公式:
x = ( -(-4) ± √((-4)² – 4 * 2 * -3)) / (2 * 2)
x = (4 ± √(16 + 24)) / 4
x = (4 ± √40) / 4
x = (4 ± 2√10) / 4
x = (2 ± √10) / 2
结果与配方法一致。
4. 判别式 (了解根的性质)
判别式 Δ = b² – 4ac 决定了二次方程根的性质。
- Δ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Δ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一个实数根)。
- Δ < 0:没有实数根 (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在本例中,Δ = (-4)² – 4 * 2 * -3 = 16 + 24 = 40 > 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也和我们解出的结果相符。
5. 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描述了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 ax² + bx + c = 0,设两个根为 x₁ 和 x₂,则:
- x₁ + x₂ = -b/a
- x₁ * x₂ = c/a
在本例中:
- x₁ + x₂ = -(-4) / 2 = 2
- x₁ * x₂ = -3 / 2 = -1.5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求出的根来验证:
x₁ = (2 + √10) / 2
x₂ = (2 – √10) / 2
x₁ + x₂ = ((2 + √10) / 2) + ((2 – √10) / 2) = (2 + √10 + 2 – √10) / 2 = 4/2 = 2 (验证成功)
x₁ * x₂ = ((2 + √10) / 2) * ((2 – √10) / 2) = (4 – 10) / 4 = -6/4 = -3/2 (验证成功)
6. 图形表示 (可视化)
方程 2x² – 4x – 3 = 0 对应的二次函数是 y = 2x² – 4x – 3。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方程的解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x轴截距)。
抛物线开口向上 (因为 a = 2 > 0)。 顶点坐标可以通过配方法找到,或者用公式 x = -b/2a 计算出 x 坐标,再代入函数得到 y 坐标。
x 坐标 = -(-4) / (2 * 2) = 1
y 坐标 = 2 * 1² – 4 * 1 – 3 = -5
因此,顶点坐标为 (1, -5)。 由于顶点在 x 轴下方,且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与 x 轴有两个交点,对应于两个实数根。
7. 数值解法 (近似计算)
如果我们需要近似解,可以使用数值方法,例如牛顿迭代法。但这超出了简单讲解的范围,通常借助计算器或软件来完成。
总结
我们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判别式、韦达定理和图形表示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了方程 2x² – 4x – 3 = 0。 最终,我们得出结论: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 x = (2 + √10) / 2 和 x = (2 – √10) / 2。 希望这个分析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