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拆分与凑十
“十几减几等于十”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十几这个数拆分成10和几,然后把减数和这个“几”进行抵消,剩下的就是十。
例题一:13 – 3 = 10
-
图解法(形象易懂): 想象一下你有13个苹果,把它们分成两堆,一堆是10个,另一堆是3个。现在要吃掉3个,那么就把那3个苹果吃掉,剩下的就是10个。
-
算式法(直接明了): 13 可以看成 10 + 3,所以 13 – 3 = (10 + 3) – 3 = 10
-
手指法(简单实用): 伸出十个手指,再伸出三个手指,表示13。然后弯下三个手指,剩下的就是十个手指。
例题二:17 – 7 = 10
-
故事法(趣味性强): 小明有17颗糖,他给了小红7颗糖,那么小明还剩下多少颗糖? 我们可以这样想,17颗糖里面有10颗大糖和7颗小糖。小明把7颗小糖给了小红,所以他只剩下10颗大糖。
-
数轴法(直观呈现): 在数轴上找到17这个点,然后向左移动7个单位,最终会到达10这个点。
-
逆向思维(反向验证): 因为10 + 7 = 17, 所以 17 – 7 = 10。我们可以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正确性。
不同角度理解
-
组成角度: 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减去相应的“几”,就是把这个“几”拿走了,只剩下那个“十”。
-
抵消角度: 减法可以理解为抵消,把相同数量的东西抵消掉,剩下的就是结果。
-
对应角度: 每一个“十几减几等于十”的减法算式,都对应一个“十加几等于十几”的加法算式。
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
混淆减数: 确保减去的数是“十几”个位上的数。例如,15 – 5 = 10 是正确的,但是 15 – 2 = 13 就错了。
-
忘记拆分: 有些孩子可能会直接计算,导致错误。要强调先拆分“十几”这个数,找到个位上的数。
-
缺乏练习: 熟能生巧,多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十几减几等于十”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
- 11 – 1 = ?
- 14 – 4 = ?
- 19 – 9 = ?
- 16 – 6 = ?
- 12 – 2 = ?
总结
“十几减几等于十”是1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重要延伸,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掌握拆分与凑十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巩固,就能轻松掌握。理解是关键,死记硬背不是目的。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计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