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² – 1 = ? 这看似简单的一个表达式,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它既可以是一个普通的代数式,也可以是一个方程,更可以与函数、图像联系起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一层层地剥开它的面纱。
1. 作为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魔术
当 x² – 1 仅仅作为一个代数式存在时,我们最常想到的是它的因式分解。这可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技能:
x² – 1 = (x + 1)(x – 1)
这被誉为“平方差公式”,它在简化计算、解决更复杂的代数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遇到如下表达式时:
(x + 2)(x – 2) + 1
我们就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简化为:
x² – 4 + 1 = x² – 3
2. 作为方程:寻找根的旅程
如果我们将 x² – 1 赋予一个等号,让它等于 0,瞬间,它就变身成了一个方程:
x² – 1 = 0
解决这个方程,就是找到使等式成立的 x 的值,也就是所谓的“根”。我们可以利用因式分解:
(x + 1)(x – 1) = 0
要使两个数的乘积为 0,必须至少有一个数为 0。所以:
x + 1 = 0 或者 x – 1 = 0
解得:
x = -1 或者 x = 1
因此,方程 x² – 1 = 0 的根是 x = -1 和 x = 1。
3. 作为函数:图像的魅力
我们可以将 x² – 1 视为一个函数,记作:
f(x) = x² – 1
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
开口方向: 由于 x² 的系数为正 (1 > 0),所以抛物线开口向上。
-
对称轴: 函数 f(x) = x² – 1 的对称轴是 x = 0 (y轴)。这是因为函数只包含 x 的偶次项。
-
顶点: 顶点位于对称轴上,其 x 坐标为 0。将 x = 0 代入函数,得到 f(0) = 0² – 1 = -1。因此,顶点坐标为 (0, -1)。
-
与 x 轴的交点: 与 x 轴的交点,也就是函数的根。 我们已经知道,方程 x² – 1 = 0 的根是 x = -1 和 x = 1。所以,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是 (-1, 0) 和 (1, 0)。
-
与 y 轴的交点: 与 y 轴的交点,就是当 x = 0 时的函数值,也就是 f(0) = -1。所以,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是 (0, -1)。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大致描绘出函数 f(x) = x² – 1 的图像:一条开口向上,顶点位于 (0, -1),与 x 轴交于 (-1, 0) 和 (1, 0) 的抛物线。
4. 扩展思考:不等式与应用
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不等式 x² – 1 > 0 或 x² – 1 < 0。
-
x² – 1 > 0: 等价于 (x + 1)(x – 1) > 0。 要使两个数的乘积为正,要么两个数都为正,要么两个数都为负。 因此,x > 1 或者 x < -1。
-
x² – 1 < 0: 等价于 (x + 1)(x – 1) < 0。 要使两个数的乘积为负,必须一个数为正,一个数为负。 因此,-1 < x < 1。
这些不等式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例如,在物理中,它可以描述某些运动的范围;在经济学中,它可以描述利润的正负情况。
总结:
x² – 1 这个简单的表达式,可以从代数式、方程、函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它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通过深入的剖析,我们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也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统一。 希望以上解答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 x²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