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是几乘几的


二维码没有固定的“几乘几”的尺寸,它的大小取决于其版本和所包含的数据量。 理解这一点是关键,下面咱们分别用不同风格来解释:

通俗易懂版:

你可以把二维码想象成一个乐高积木拼成的图案。 积木越多,图案越大,能表达的信息也就越多。 “几乘几”就像在问这个乐高图案是由多少行多少列的积木组成的。 二维码的“几乘几”指的就是它的模块数量,比如21×21,25×25,等等。 版本越高,模块越多,容量越大,能够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图案自然也就“积木”越多。

技术严谨版:

二维码的尺寸由其版本(Version)决定。 二维码的标准定义了40个版本,版本号从1到40。 每个版本对应一个固定的模块尺寸(模块数量),用公式表示为:模块尺寸 = 17 + 4 * 版本号。 因此,版本1是21×21模块,版本2是25×25模块,以此类推,版本40是177×177模块。 模块是组成二维码的最小单位,每个模块可以是黑色或白色,代表不同的二进制数据。

文艺范儿版:

二维码的方寸之间,并非一成不变的矩形构图,而是随着信息的流淌而不断演变的像素画卷。 它的大小,取决于其承载的故事有多长,蕴含的秘密有多深。 版本,是它生长的刻度,从初生的稚嫩,到成熟的饱满,模块数量的递增,如同年轮,记录着信息的重量。 从21×21的初始,到177×177的丰盈,二维码的“几乘几”,是信息时代的诗意表达,是数字世界里的抽象画作。

举例说明:

  • 版本1: 21×21 模块 (可以存储较少信息,图案简单)
  • 版本7: 45×45 模块 (存储信息量中等)
  • 版本40: 177×177 模块 (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图案复杂)

重点总结:

  • 二维码的大小不是固定的“几乘几”,而是取决于它的版本。
  • 版本越高,二维码包含的模块(黑白小方块)越多,尺寸越大,能存储的信息也越多。
  • 记住公式:模块尺寸 = 17 + 4 * 版本号 。

因此,与其问“二维码是几乘几的”,不如先确定你想存储多少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版本,相应的“几乘几”尺寸自然就确定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