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 1/2,也就是 -1.5。 但是,我们来细细品味这道题,挖掘它背后的可能性。
简单粗暴型:直接计算
1 – 2 – 2 = -3
所以,如果题目理解成“1 减 2 再减 2”,那么答案是 -3。
分数角度:字面理解型
如果“2分2”指的是 2/2(二分之二,也就是 1),那么:
1 – (2/2) = 1 – 1 = 0
答案是0。
语文理解型:断句是关键
这道题的歧义性在于断句。 “1 减 2 分 2”,如何断开?
-
(1 减 2) 分 2: 结果是 (-1) / 2 = -1/2 = -0.5
-
1 减 (2 分 2): 和上面的分数角度一样,结果是 1 – (2/2) = 0
脑筋急转弯型:换个思路
也许这根本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一道考验你想象力的题! “1”可以是任何东西, “减” 可以是任何操作。
例如:
-
1(一个人) 减去 2(两只手) 分给 2(两个人): 这个人没法把两只手分给两个人,所以结果可能是 0 (什么都没分出去)。
-
1 (块蛋糕) 减去 2 (刀),分成 2 (块): 你可能得到两块相对较小的蛋糕。
编程角度:代码的严谨性
在编程中,必须明确运算符的优先级。 如果用代码来表达:
-
1 - 2 - 2
等价于(1 - 2) - 2
, 结果是 -3。 -
1 - (2 / 2)
则必须用括号明确优先级, 结果是 0。
终极总结:关键在于约定
这道题的答案取决于对题目的解读和约定。 没有明确的括号或者上下文,这道题本身就是不严谨的。 数学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要消除歧义,最好的办法是:
- 明确使用括号。
- 使用清晰的语言描述。
所以,根据不同的理解,答案可以是 -3, 0, -0.5,甚至可以是其他任何你想象出来的结果。 关键在于说明你的理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