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提起这个“12乘几等于几”,好多朋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眼神里总会闪过一丝小小的复杂。感觉就像,嗯,10嘛,我们熟,10啊20啊30,多顺溜;11呢,也好办,就那么往上加一个,像11、22、33,有规律。可这12呢?它就杵在那儿,比10多2,比11多1,好像没那么整齐划一,但偏偏生活里还老遇上它,什么一打铅笔呀,一天12小时两轮呀,有时候算起账来,这12的乘法还真是个绕不开的坎。
说到底,“12乘几等于几”,问的是啥?就是问你,如果我有12个东西,或者每份是12个,我拿了这么“几”份,总共会有多少个?这不就是乘法最原始的意义嘛——反复相加。你看,12乘以1,那不就是12本身吗?一份12个,当然还是12个。12乘以2呢?那可是两份12个!一份12,再来一份12,加起来,12 + 12 = 24。对,就是24。
那12乘以3呢?三份12个!12 + 12 + 12。或者,你已经知道12乘以2是24了,再加一个12,24 + 12 = 36。你看,就这么一步一步加,理论上你能算出任何“12乘几”的结果。但这招虽然笨,却是理解乘法的根儿。当你脑子里闪过12 x 5的时候,最最基础的想法就是五个12摞在一起。
当然了,老是这么加,谁受得了啊?尤其数字大了,比如12乘以7,难道我要加七次12?那不得累趴下。所以,我们才要学12乘法表,就是要把它变成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看见12 x 7,脑子里“嗖”地一下就蹦出个84。这需要练,得背,没错,枯燥是有点,但一旦背熟了,就像手里有了一把快刀,切起数学问题来那叫一个顺畅。
可光背,有时候也容易忘。有没有啥小窍门,让我们跟“12乘几等于几”这个事儿搞得更熟络点?有!我觉得最最实用的一招,就是拆分计算。想想12这个数字,它最“友好”的拆法是啥?当然是10和2了!12 = 10 + 2。
所以,任何一个“12乘以几”,你都可以把它想成是“10乘以几”加上“2乘以几”。
举个例子,我们来算算12乘以6。
按照拆分法,12 x 6 等于 (10 + 2) x 6。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名字听着玄乎,其实意思特简单,就是括号外面乘以里面的每一项),它就等于:
(10 x 6) + (2 x 6)。
你看,10乘以6,多简单啊,10、20、30、40、50、60,是吧?60。
再看2乘以6,这是我们二年级就学透的2的乘法表,2、4、6、8、10、12,是吧?12。
好,现在把这两部分的结果加起来:60 + 12 = 72。
所以,12乘以6就等于72!
是不是感觉这个思路特别清晰?你不用死记硬背“12 x 6 = 72”,你可以每次都快速计算一遍:10个6是60,2个6是12,加起来72。练得多了,这个计算过程在你脑子里会快得像闪电,最后就跟直接背出来一样快了。
我们再来练一个难一点的,比如12乘以9。
一样拆!12 x 9 = (10 + 2) x 9。
等于 (10 x 9) + (2 x 9)。
10乘以9?那就是90。简单!
2乘以9?2、4、6、8、10、12、14、16、18。是18。
最后一步,加起来:90 + 18 = 108。
瞧,12乘以9就是108。这个方法是不是比反复加九次12要省心多了?
这个拆分成10和2的策略,对付12的乘法尤其有效。它把一个可能让你犯迷糊的计算,拆成了两个你肯定会的 계산——10的乘法和2的乘法。这感觉就像把一块大石头分解成两块小石头,就好搬多了。
当然,除了拆分,你也可以找找别的规律。比如,12乘以一个偶数,结果肯定是偶数。12乘以5等于60,是个整十数,这个比较好记。12乘以10是120,这个也简单。利用这些“锚点”,有时候能帮你回忆起其他的数字。比如你知道12 x 5 = 60,那12 x 6就是再加一个12,60 + 12 = 72。你知道12 x 10 = 120,那12 x 9呢?就是从120里减掉一个12,120 – 12 = 108。嘿,跟我们刚才用拆分法算出来的一模一样!
你看,解决“12乘几等于几”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是让你记住一串数字对(像12-24-36-48-60-72-84-96-108-120-132-144),它更是一个学习数学思维的机会。它教你:
- 理解概念:乘法是反复相加。
- 寻找方法:面对一个计算,我不只会傻算或死记,我会想有没有更巧妙的招数(比如拆分)。
- 建立联系:把新的知识(12的乘法)跟旧的知识(10的乘法、2的乘法)联系起来。
- 灵活运用:可以加着算,可以拆开算,可以找规律倒着算(减法)。
所以,下次再看到或者听到“12乘几等于几”的时候,别害怕,别发怵。你可以先问问自己,想算12乘以几呀?是乘以3?那不就是三个12,36呗。是乘以7?哦,想拆开算?10个7是70,2个7是14,加起来就是70 + 14 = 84。或者,你想想12乘以5是60,那12乘以7是比12乘以5多了两个12,就是60 + 12 + 12 = 60 + 24 = 84。你看,条条大路通罗马!
在我看来,“12乘几等于几”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小小的数学关卡。通过它,你学会的不只是12的乘法表,你学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数学里那种“哇,原来可以这样!”的惊喜感。这比单纯记住一个结果要重要得多。
所以,别把它当成一个冰冷的乘法公式,把它想象成玩积木、分糖果、数星星(如果星星是12个一堆的话)……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起来。多练练,多想想不同的算法,慢慢地,那些数字对——12和它的朋友们(24、36、48……)——就会深深地印在你脑子里,成为你数学工具箱里随时可以拿出来用的利器。记住,数学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是玩儿,是探险!而“12乘几等于几”,就是这场探险里一个特别值得征服的小山头。加油!